核心提示:重慶清水溪兩岸被開荒的菜地一共180多畝,每逢漲水,這些河灘大部分會被污水淹沒,水退后留下大量塑料袋、衛(wèi)生巾等污物,土壤發(fā)黑,彌漫陣陣臭氣。
資料圖:河邊大棚成片,估計主城有上千畝河灘菜地,每年總產(chǎn)量上千噸。
用污水灌溉的菜不少都流入市場,如何監(jiān)管是個難題。
重慶晚報11月10日報道 昨日,環(huán)保專家吳登明昨天發(fā)出呼吁,我市應該禁止在清水溪、巴南黃溪河等河流灘涂上種菜,禁止市民在城區(qū)開荒種地!昂訛┥戏N出來的蔬菜,表面照樣鮮嫩,但其生長環(huán)境有很大的不同,有些可能沉淀了有害物質!
污水當肥料淋壞腳指頭
目前,清水溪兩岸被開荒的菜地一共180多畝,從沙坪壩磁器口至楊公橋2公里左右的河灘上,都已種上蔬菜。每逢漲水,這些河灘大部分會被污水淹沒,水退后留下大量塑料袋、衛(wèi)生巾等污染物,土壤顏色發(fā)黑,聞不到土地的芳香,只聞到一股股臭氣。
中梁山煤礦退休工人楊大爺在河灘上開了1畝多荒地,每次污水退卻之后翻地,至少要從地里撿出100多個塑料袋。
在楊大爺旁邊,有一對老夫妻也種了1畝多地,丈夫姓李,平時還要負責清掃清水溪上邊一座小橋,今年夏天嘉陵江漲大水,河水倒灌,小橋被全部淹沒。洪水退卻之后,李大爺上橋清掃,赤腳接觸了清水溪的污水,腳指頭發(fā)癢發(fā)紅開始潰爛。現(xiàn)在三個多月過去了,沒有絲毫好轉。
但李大爺昨天打理河邊的菜地時,依然直接用河里的污水當作肥料,用桶提上來挨著淋。這些污水黏稠發(fā)黑,發(fā)酵后冒出一圈圈的白色泡沫,臭得厲害。每窩淋濕的小白菜周圍,都留下一圈黑色污跡,有時不小心灑到爛腳上,痛得李大爺鉆心。這連腳趾頭都能燒爛的污水,為啥還能當肥料?李大爺回答說:“清水溪的水主要是太肥,毒性不強。澆灌之后過上20來天才摘,也許毒性就大大減少了!
主城上千畝河灘被開荒
市綠色志愿者聯(lián)合會負責人吳登明統(tǒng)計,目前主城開荒種出來的蔬菜產(chǎn)量比較大。估計渝中區(qū)長濱路堡坎上有300多畝,巴南區(qū)黃溪河的河灘上有250多畝,清水溪兩岸200多畝,江北盤溪河兩岸有近百畝,加起來至少1000畝。每年春秋兩季,畝產(chǎn)各種蔬菜至少2500公斤,總量因此至少有3000多噸。
這些蔬菜當中的大部分流進了市場。比如楊大爺在清水溪種植的蔬菜,幾乎全部挑到磁器口、童家橋一帶叫賣。表面看來,這些蔬菜沒什么特殊之處。但從未經(jīng)過農(nóng)藥殘留檢測,無公害檢測,吃得不一定讓人放心。
市民占領這些菜地,也沒有部門管理過,遵守“叢林法則”,插地為界。種菜人有退休職工,有下崗職工,也有專門進城種菜的農(nóng)民工,因此會發(fā)生打架斗毆。
開荒種地管理是空白
吳登明建議禁止在河灘上開荒種地,全部由政府整理成綠化帶。理由主要有兩點,首先,主城的小河污染都很嚴重,很多已成為城市的下水道,土壤和水源污染都比較嚴重,是主城衛(wèi)生監(jiān)管的死角,蔬菜當中可能沉積一些有害物質,轉移到人體身上,市民吃得不放心。
其次,種菜本身也會造成污染,市民在河灘上不停翻地,容易造成泥巴流失。噴灑的農(nóng)藥、肥料等,只被植物吸收一小部分,大部分將被水直接沖進河中。
但是,目前在主城開荒種地的主要是弱勢群體,這些菜地收入雖然微薄,但對他們可能非常重要。全部禁止之后他們怎么辦?生活會不會受到重大影響?目前主管部門還沒有對吳登明的建議表態(tài),還在決策和考查之中。
(本文來源:
重慶晚報 作者:劉邦云)